构建自主可控先进制造业体系 加速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发布日期: 2022-10-17 08:17:43 来源: 江苏经济报

江苏以实体经济见长,制造业规模多年保持全国第一。把制造强省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2021年,江苏制造业增加值突破4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35.8%,居全国首位。

以自主创新为核心

构建自主可控先进制造业体系

在2020年世界工业设计大会期间,工信部举行“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颁奖典礼,发布十大金奖产品(作品),我省波司登“登峰系列羽绒服”凭借多项设计创新斩获2020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金奖,是本次纺织服饰领域唯一获奖代表,也是江苏自主服装品牌首次获此殊荣。

十年来,江苏不断推动企业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效提升,2020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达2381.69亿元(全国第二),是2012年的2倍多,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1.98%,比2012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2021年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4.48万件,是2012年的4.6倍。

企业协同创新体系更趋完善,累计试点建设省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13家,其中国家级2家;建成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490家,较2012年增长2.4倍;培育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29家,较2012年增长近1倍;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

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量子保密移动通信、亿门级FPGA、高压大功率IGBT芯片、2-5MW永磁电力吊舱推进器等重大技术装备实现突破,高速动车组摩擦材料、车用智能型氮氧传感器、超高压管线用焊接材料等关键基础领域打破国外垄断。

聚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98家,创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09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3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平均研发强度超7%、企均拥有发明专利22件,九成以上的企业生产工艺及产品性能居国内领先位置,七成以上的企业分布于全省49条重点产业链,一成以上的企业是掌握产业链核心技术、引领产业发展潮流的链主企业。

以集群培育为抓手

打造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作为全国船舶海工产业第一大省,放眼大江大河、深海远洋,处处都有“江苏造”船影。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全省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竞争力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造船强省,着力促进江苏打造全国领先、全球有影响力的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高地。

十年来,江苏一直重视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指导意见》,举全省之力打造一批“拆不散、搬不走、压不垮”的产业航空母舰,深化实施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塑造江苏集群和产业链整体竞争优势。

集群地位和主导力显著增强,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物联网、软件和信息服务、纳米新材料、新型碳材料等6个集群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列全国第一;2021年全省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规模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70%左右,比2012年增加10个百分点以上。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显著增强。重点打造的30条优势产业链中,特高压设备及智能电网、晶硅光伏、风电装备等7条产业链基本达到中高端水平、国际竞争优势明显,2021年晶硅光伏组件占全国市场份额的54%,智能电网、动力电池市场份额占全国40%以上,海工装备、风电装机的市场份额占全国30%以上。

以数字经济为引擎

加速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今年6月,南钢智慧运营中心投入运营。从铁矿石运到码头开始,装卸、仓储、炼铁、炼钢、板材生产、型材生产、货运……所有生产环节实现数字化、可视化。

南钢智慧运营中心是江苏大力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缩影。十年来,江苏持续实施大规模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智能制造发展。据统计,改造实施后,企业平均能耗水平降低超过10%,综合成本降低超过20%,生产效率提升超过30%。升与降之间,是企业不断增强的竞争力,也是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

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跃升,2021年发展水平指数达到64.8,比2015年提高15.9,连续七年保持全国第一;关键工序制造设备数控化率达到60.1%,比2015年提高32.3个百分点。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提速,发展水平稳居全国第一方阵,2021年实现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0.3%,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6%,工业软件、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达1.2万亿元。

标杆示范作用增强,全省拥有全球“灯塔工厂”达到8家,累计建成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38家、示范车间1639个,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行业级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累计分别达到86个、135家,上云企业累计超过35万家。

信息基础设施升级加快,建成了全省各市、县主城区和重点中心镇全覆盖的网络基础设施,光纤网络接入带宽实现从十兆到百兆再到千兆的指数级增长,移动网络实现从3G突破、4G同步、5G引领的跨越。2021年,累计上线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44个,标识注册量约440亿、解析量约250亿,接入企业数3.4万家,各项指标均稳居全国首位。

(记者 蔡逸 张韩虹)

关键词: 先进制造业体系 智能化改造 数字化转型 新型工业化 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