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贵伤民、猪贱伤农”反复上演 如何精准抓“要害” 破解“猪周期”
发布日期: 2021-09-07 13:44:34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经过连续暴跌后,如今生猪价格在平均每斤7元左右的低位盘桓,生猪养殖企业深陷亏损“泥潭”。从2006年至今,我国生猪市场已出现4轮猪周期,“猪贵伤民、猪贱伤农”的怪圈反复上演。生猪行业具有很强特殊性,如何精准抓住“要害”,让猪肉价格回归长期理性,成为业内人士和消费者最大的期盼。

2018年至今的最新一轮猪周期内,猪价涨跌速度快,价格波动剧烈,堪称“超级猪周期”。造成该轮猪周期的成因十分复杂,非洲猪瘟、环保约束、养殖成本上升等无不是影响因素。生猪价格的走势也愈发难预测。不少专家指出,当前生猪价格下跌至近年来最低,已违背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市场规律,以养猪大省四川为例,上半年生猪出栏2928.7万头,产能刚达常年水平,价格却跌破成本价每斤8.5元。

正因如此,要保持心态“淡定”和政策稳定,绝不能急于求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出现价格变,政策就变的情况。此前一些地区为促产能,补贴政策覆盖面过大,致不少养殖主体一哄而上,在投机心态下投资生猪养殖,最终亏损严重。日前国家六部门首次逆周期调控生猪生产,坚定延续2019年保供促生产的政策,体现了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

抓住生猪市场的“要害”,亟须做到“精准”。例如全面掌握市场现状和动态,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手段,搭建全国性的生猪存栏、出栏、猪瘟、价格信息数据库和监测平台,对市场变化进行科学分析,建立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养殖企业信息共享机制,做到各个层面都可及时分析预判市场走势,实现科学养殖;同时分区分级精准细化防疫措施,提升猪种研发水平,推动规模化养殖等。

抓住了“要害”,还要对症下药,实现精准调控。例如对生猪动态收储要保证及时到位,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尤其要保证金融支持落实到位。虽然中央屡次要求稳定生猪贷款政策,不得随意限贷、抽贷、断贷,但记者近期在四川多地调研发现,价格下跌的重压之下,养殖户面临最大的难题还是融资。将符合农业发展职能定位的生猪养殖贷款业务纳入政策性业务范围,亟待施行。

(记者 高健钧 袁波)

关键词: 猪贵伤民 猪贱伤农 反复上演 精准抓要害 破解猪周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