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已现衰退
发布日期: 2020-03-30 11:08:27 来源: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虽然近期国际疫情扩散蔓延,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但断定全球已经进入经济危机还为时尚早。不过,今年全球性的衰退仍不可避免,为此,积极防控疫情是根本,还要佐以强有力的货币及财政政策,提升经济韧性,减少企业伤害。

在过去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全球多国股市频繁熔断,经济活动受疫情影响停滞不前,法国经济部长甚至直言,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只有1929年大萧条可相提并论。

而在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BenBernanke)看来,本次疫情导致的金融市场动荡更像是一场“自然灾害”,而非经济萧条。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也在3月22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虽然近期国际疫情扩散蔓延,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欧美国家和新兴市场的股市已经平均下降30%左右,但目前断定全球已经进入经济危机还为时尚早。

3月2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指出,虽然今年全球经济将面临严重衰退,但在2021年会迎来复苏。

全球经济已现衰退

虽然近期市场利好不断,3月23日,美联储抛出无限量化宽松政策稳定经济;当地时间3月26日,美国参议院又全票通过了2万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国也在近期拿出了各项巨额的经济救助计划,但这依旧没有扭转市场的颓势。

当地时间3月24日,法国经济部长勒梅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触及实体经济,并且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对价值链产生持续影响,这样的情况只有1929年经济大萧条可与之相提并论。

但伯南克认为,这次危机与大萧条截然不同。他于当地时间3月25日表示,“上世纪的大萧条缘于货币和金融方面的冲击,而这次更像自然灾害”。现在与当时唯一相同的可能只有市场的恐惧情绪和不稳定,而当下的金融体系显然是比当时更加健康的。

虽说认定经济危机为时尚早,但全球经济出现衰退或已成为事实。日前,多家组织机构下调了对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经合组织(OECD)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将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从2.9%下调至2.4%;国际金融协会在3月23日发布的报告中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负增长1.5%,这也是该机构本月第三次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穆迪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团队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至少到第二季度,全球经济都将急剧收缩”。由于新冠病毒的威胁,经济活动将受到限制,人们信心下降、预期收入降低、商业投资降低、就业出现紧缩、经济出现衰退、消费者的支出也将同步下降,对GDP增长会造成永久性的打击。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马伟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由于美国、欧盟、日本今年大概率会出现衰退,因此全球经济在今年极有可能出现衰退。

中国机会

作为全球经济的参与者之一,中国必然会在这一“经济乱世”中共担风险。

中诚信国际宏观金融研究部分析师李路易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随着全球疫情的蔓延,中国需要高度关注四个方面的不确定性:“首先,输入型病例给国内疫情管控、复工复产带来的挑战;其次,疫情的蔓延对国外金融市场冲击显著,进而有可能传导至国内金融市场;再次,全球央行量化宽松给国内货币政策稳增长、防风险带来制约;最后,疫情持续背景下的全球经济疲弱将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外部需求以及产业链冲击”。

此外,从制造业方面来看,马伟表示,目前中国经济的增长与外贸产业的需求密切相关,欧美的衰退会导致外部需求出现大幅萎缩、中国产能严重过剩。“衰退所带来的恐慌以及踩踏效应,肯定会波及中国资本市场”。

但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政策法规研究所所长栾群认为,从根本上来看,“疫情的影响主要是生产的临时受挫或延迟,中国制造的生产能力没有受到破坏”。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副教授唐遥也表示,“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不会出现显著的断裂,国际分工不会出现严重的倒退,中国仍然会是世界制造业的中心。”

中国金融市场受到的波动影响也并不激烈,央行副行长陈雨露3月22日表示,从实际情况来看,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发生后,中国金融市场经受住了考验,表现出高度稳定性,波动幅度很小。目前,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平稳正常,市场预期稳定正常,宏观政策的空间和储备充足。

与此同时,疫情还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机会。中诚信国际国际业务部分析师王家璐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美联储带动的降息潮或对新兴市场带来利好,且目前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的政策性利率都处于历史低位。而利率下行旨在为其货币政策打开空间,缓解货币贬值的压力。因此,一旦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资金就会加速流入新兴市场国家。从国内来看,由于疫情防控得力,经济政策空间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从而凸显出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相对优势,外部货币宽松也有助于缓解海外流动性风险向国内传导。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新兴市场配置价值将进一步凸显,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有望增加。

防控疫情是根本

面对经济衰退,积极防控疫情是根本。伯南克认为,控制疫情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这样政策才能发挥作用。“如果不先应对公共卫生方面的问题,不先解决病毒和感染的问题,任何政策都不会有效果”。

政府还需要认识到盲目使用各项救市政策并非良方。3月23日晚间,美联储宣布了史上最激进的货币宽松措施之一,无限量化宽松。单是上周,美联储就购买了375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25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对此,华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牛播坤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美联储救市要学会因时而异,一味把2008年的药方都用一遍,这不是救市,而是赌博。”

富达国际全球宏观经济及投资策略分析总监AnnaStupnytskau也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美联储的行动给处于压力之下的市场和经济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是,这些努力还需要更大程度、更及时的货币政策配合,最终才能有效地遏制经济下滑,并有效地帮助经济复苏”。

此外,牛播坤还提出了一条新的路径,即通过中美之间政策的协调,稳定消费和产出,从而达到稳定全球经济的目的。

而从地方经济来看,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分析认为,各地方政府可以先聚焦城市经济症结,洞悉疫情对当地经济的根本影响,从需求、复工复产、流动性危机、机能复苏以及投资五大方面来分析当地经济所遇到的困难。然后再对症下药,中短期可以从供给、需求、流转三个方面快速救急止损,恢复经济的正常运转。长期而言,则应从资源配置、能力建设、科技赋能与基建升级等方面优化经济结构,提升整体经济的韧性。

另一方面,企业也是本次全球经济风暴中的一个承伤主体,如何减少企业遭受的伤害并走出阴霾对于稳定经济也十分重要。

安永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服务(CCaSS)主管合伙人唐嘉欣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到,首先,由于疫情的传播,企业需要重视企业自身员工与利益相关方的健康与安全风险;其次,疫情之下,供应链承压,企业需要及时做到对风险的研判、加强供应链上下游的沟通、逐步有序复工复产以及客观面对合同履约的问题;再次,上市公司还需要在疫情期间遵循证券监管机构和交易所的要求,积极做好“抗疫履责”信息披露的工作;最后,通过此次疫情,企业还需要学会建立健全常态化的社会风险管理机制,包括通过制定平时管理守则、疫中设立临时机构开展应急管理、危机后快速修复。

麦肯锡也认为,危机之下,企业往往会存在五大问题,包括将理论知识当作内化现实、员工安全至上但缺乏制度保障、乐观相信需求回顾、企业内部缺少沟通和共识以及忽视长期性的影响。因此,要解决上述企业存在的问题,企业需要从保护员工安全、稳定供应链、保持客户联系、进行财务压力测试以及整合指挥中心五大方面来进行应对。

关键词: 金融市场 全球经济

推荐内容